叶适根据《隋书》卷六九所记王劭、袁充事发表评论说:“谶纬之说,起于畏天而成于诬天。”王劭大讲“五月五日”“五龙”“五帝”“五王”以附会五行,证明隋朝代周“合天数地数”,“有天命也”。叶适批评说:“五事人之所为,无预于五行,学者之陋一至于此”,真是“又甚于谶矣”[20]。王劭在隋朝掌国史多年,卒无所成,与叶适所批评的不无关系。
叶适在史学批评中于“天人之际”问题上的理论贡献,是他提出了这样的论点:
天文、地理、人道,本皆人之所以自命,其是非得失,吉凶祸福,要当反之于身。若夫星文之多,气候之杂,天不以命于人,而人皆以自命者求天,曰天有是命则人有是事,此亦古圣贤之所不道,而学为君子者之所当阙也。[21]
这一段话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天文、地理、人道,都得自人自身的认识,是人之所自为,与天命无涉。第二,凡人世“是非得失,吉凶祸福”之故,应从人事中去寻找、探索。第三,把人之所为一定要说成是天之所命,这是人们对社会历史之认识上的颠倒,严肃的史家是不应当这样看待问题的。
中国古代史学家和史学批评家,在“天”与“人”及“天人之际”问题的探索上,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尽管他们没有能够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科学结论,但他们的的确确是在不断地从神秘的“天命”羁绊中挣脱出来,一步一步地走向真理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