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为了庆贺英国女王诞辰,香港将打开边境大门,听到消息的东莞人已经来不及走山路了,直接蜂拥到通往宝安(如今的深圳)的公路。那条公路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结成一条长长的人流,像一条凶猛的洪流扑向宝安。匆匆赶路的人们大多头上还戴着种田时的斗笠,个个面无表情。他们彼此陌生,互不相识,但他们心里清楚,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有着共同的前程,他们匆匆赶往的将是同一个目的地:宝安出境口。一路上,不时有各个公社的手扶拖拉机急匆匆地开过来,虎门公社的,长安公社的,凤岗公社的,东莞县里的。公社干部们坐在拖拉机上,手里拿着喇叭急吼吼地喊叫:“不要去香港!不要去香港!大家回来!”拖拉机“突突突”地沿着公路开,干部们也一路嘶着嗓门吼着:“虎门的人跟我回去!”“长安的人跟我回去!”但路上没人理睬,人们把斗笠尽量压低,脚步迈得更快……
在这条长长的人流中,有一个瘦弱的身影,这个瘦弱的身影昨天还坐在虎门中学的课堂里。这个少年来到人间才刚刚17个年头,在这17年的人生体验中,饥饿是他唯一的感觉,即使是此刻,这种感觉也是如此强烈。夹杂在疯狂的逃港人群中,他的内心充满惶恐和不安,他不知道他匆匆的步伐奔赴的将是怎样的一个前程,也不知道他未来的人生命运将怎样的变幻莫测,更不知道又一个17年过后,他将成为中国农村“三来一补”的第一人,为他家乡的经济发展写下极其浓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