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认真研究课程理论本土化的内涵、标准以及本土化建构的路径与方法,对于课程理论本土化建构的思想启蒙,培养课程理论本土化的文化自觉精神和追求教育变革的理想,将会增加主体反思与激流勇进的动力,也为课程改革者开辟了美轮美奂、绚丽斑斓的梦想与实践的舞台。
注释:[1]《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8日第3版发表靳玉乐、艾兴的文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高天明在2005年8月13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应从哲学层面探讨》,马福迎同期发表《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的争鸣文章,同年9月17日《中国教育报》又刊载了罗槐的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课改方向》,王华生的文章《澄清几个概念,才能进行对话》,刘培涛的文章《新课程改革需要扬弃哪些东西》;和学新发表了《课程改革的理论资源及其取舍和消化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科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两个方法论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8期),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持续的争鸣,这表明理论界对支撑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引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还没有达成清晰明朗、系统完善的共识,这也是导致对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实施、评价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